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广播体操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广播体操教学是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掌握技术的动作慢,协调能力差,对任教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件较为困难的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广播体操的技术对低段体育教学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新广播体操教学论文 篇1:
戏曲融入初中体操教学的思路探讨
摘 要: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精髓与优秀部份,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在如今的社会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面临着后继人少的尴尬境地。所以响应国家号召把戏曲引进校园,融入初中广播体操教学中,是对优秀戏曲文化的创新性传扬、发展与继承,对于戏曲文化本身和体操教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戏曲;初中体操教学
一、初中传统体操教学现状
傳统的初中体操教学中,只是简单的体操教学,完全以健身为目的。其内容枯燥无味、方式单一,容易学习,但也容易觉得枯燥厌烦。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传统的体操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性的成熟,他们会觉得传统的体操教学是幼稚的,丑陋的。所以带着这些情绪,学生们会在体操时间中敷衍了事,或者找借口缺席。在现代社会实行传统体操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学生懈怠、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整个体操学习氛围十分低迷颓废,极不利于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
二、戏曲融入初中体操教学的意义
戏曲融入初中体操教学,对于戏曲来说,还是对于传统体操教学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其对戏曲传承、体操发展和学生心身健康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舆论影响力,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戏曲融入体操教学对戏曲传承的积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化新颖而有趣,受到大多数民众的欢迎与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人们都是知之半解,甚至有的青年人,根本不知道相关的传统文化。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说,这些现象是非常不利的。从近代以来,国家早已经提出要积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思想与认识。而对于优秀的戏曲文化来说,其传承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且其观众量,特别是年轻观众者的数量也处于尴尬状态。对于这些情况,将戏剧融入体操教学,是一种对优秀戏剧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方法。在学生学习融入了戏曲的体操教程中,会对戏曲产生兴趣,也会加深对戏曲的认识。
(二)戏曲融入体操教学有利于体操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传统的体操活动中,学生会觉得传统体操活动枯燥乏味,从而对其产生懈怠心理,在体操活动中,其氛围以及传达的精神,就不能很好的体现。这对于戏曲体操活动来说,降低了体操的价值,使体操的意义很难体现,也使体操活动成一种负面影响。而在体操教学中,融入戏曲文化元素,会使得体操的活力增强,使学生更能体验体操的魅力。
(三)戏曲融入体操教学的舆论影响力
在体操教学中融入戏曲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对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其更具有一种借鉴意义。新时代以来,国家一直强调 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会创新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既要传承其精髓,也要学会将其融合于现代文化或者现代模式中。而在体操教学中融入戏曲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意义十分重大。在社会舆论媒体中,通过新闻等方式,向其他团体或者组织,传播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引起社会的关注。
三、戏曲融入体操教学的方法
(一)戏曲文化底蕴熏陶法
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严谨的对待每一个教学时刻,要让他们明白在戏曲学习中是多么的不易。积极组织各班学生观看相关的戏曲、体操影视作品,来让他们认识到动作神态、节奏变化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动作神态更能突出体现人物心理、性格特点,反映出每位戏曲表演者的角色、形象 ,达到这样的戏曲表演效果,其实每一位戏曲表演者在台下花费了多少的心力和精力,流了多少的汗水和泪水,才能在台上进行完美的表演,更要学习戏曲节奏变化、动作表情中的精、神、气,才能更好地学习戏曲体操。在戏曲广播体操教学中,首先要介绍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文化特点,而且也要向学生介绍戏曲的历史,以及戏曲有哪些种类,每一个种类戏曲的发源地等等。这些都可以每天向学生们介绍一个小知识点,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可以对戏曲、体操文化有了更深更好的认识。
(二)戏曲体操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方法
戏曲体操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有着自己的动作,比如说亮相神态、节拍快慢、动作协调等等,这融入广播体操教学中都有讲究,
创设情境陶冶法:首先成立小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探讨戏曲广播体操在初中学校推行的可行性。决定在我们学校学习推广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多媒体教室进行观看这套体操和对这套操的意义、目的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组织课题组成员来舞蹈室观看学习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的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一边听着音乐跟着节奏一边看着动作踩着节拍认真模仿练习,学好动作神态、节拍快慢,领悟戏曲体操中的精、神、气,还组织各班学生利用体育课在多媒体教室观看这戏曲广播体操,让学生了解戏曲体操的动作表情、节拍韵律,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教学法:在每节戏曲体操教学前,我们课题组成员都进行集体备课,找到形象、易学、好教的办法去教学生,比如腰部运动的扭腰像风吹大树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观看小视频,先自主模仿学习戏曲广播体操,领悟节拍动作。然后老师直接演示完整教学动作和分解动作,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他们有跃跃欲试的激情。接着师生一拍一拍激情地喊着口令,一个一个动作形象地教着学生,并在恰当时将一些戏曲中的亮相、神态等动作融入广播体操中,使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受其中的奥秘。让他们轻易地掌握动作节拍、节奏快慢,更好地表现出戏曲中的精、神、气。
比赛活动提高法: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巡查学生的动作是否到位、是否踩着节拍、是否动作有神,发现错误及时给他纠正。还有不定时抽查三两组学生对所学的戏曲广播体操内容进行比赛表演,客观总结,恰当表扬,做到扬长避短,这样达到了促进学习的良好效果。为了做得更好,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气氛,团委和课题组共同倡导学校在2020年12月29日进行一次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表演大赛,收到很好的效果,赢得了家长的口碑,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还建议学校长期纵横推广戏曲广播体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戏曲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包含了许多优秀戏曲元素,其也传达了许多中国精神,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要积极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宋宝珍. 强化融媒体的戏曲传播效力[N]. 中国文化报,2021-01-25(003).
[2]严森林. 甘肃戏曲人的一次勇敢超越[N]. 甘肃日报,2021-01-22(012).
作者:杨明旺
新广播体操教学论文 篇2:
浅谈低段广播体操教学的策略
摘 要:广播体操教学是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掌握技术的动作慢,协调能力差,对任教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件较为困难的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广播体操的技术对低段体育教学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段;广播体操;教学方法
一、课堂常规的落实、教学形式的多样是基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课堂需要调控,课堂常规的到位绝对是一堂优质课的保障。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爱玩好动,并且专注度只能停留十几分钟。那么,我们在每学期开学的前几节课里就应该把常规落实好,对七八岁的孩子,一定要讲明具体的课堂要求,绝不能含糊。在此后的每一节课中还需要精心备课,要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眼球。这样一来,不仅课堂实效提高了,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提升。我们的广播体操教学也就不再是众多师者的“头疼病”,轻松、愉快、效果甚佳的课堂会成为田径场上、甚至整个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落实好课堂常规、形式多样地教学是广播体操教学的一个基本保障。
二、技术要领深入浅出、正确的示范是关键
当整套广播体操动作不间段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无疑会难倒甚至会吓倒一部分学生。我们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最直观、简单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比如,我们可以把整套动作分小节、或是分手的动作和脚的动作来教授,抑或是把整套动作里经常出现的地方反复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当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每个细微动作进行指正,学困生则可以单独选出进行分组教学。另外,学生动作的优美程度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那就是老师的正确示范。老师的示范是一个标杆,他们从不会到会,从只会简单的几个动作到学会整套动作,从随意地舞动到用心地舒展,都需要我们老师一步步耐心地引领和指导。因此,我们的广播体操教学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和正确优美的示范作为支撑。
三、动作口诀的设置是教学过程的加速器
对于低段学生,我们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需要一些富有童趣、简单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常用的方式就是自创口诀进行教学。例如,立正动作,我们对学生说身体站直,双脚打开,双手贴紧裤子,眼睛平视前方,这样就给学生形成一个动作概念。有时候,在练习中学生会出现忘记动作,要不就是把动作做错等,要让学生能够完整动作,需要利用自创的动作口诀,让学生自己记住技术口诀,配合技术动作,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例如,在第三节“踢腿运动”中,学生分不清先踢哪条腿,摆哪条腿,在这里就可以设置一些口诀让学生记住,配合动作一起做。我的口诀是:第一个八拍是迈左脚、踢右脚,点右脚、点左脚。学生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再配合动作,效果很不错。
四、积极鼓励的言语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
低段与高段的教学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比如,高段学生能够理解你的意思并进行练习,而低段学生理解能力单一,需要动作模仿才能够理解。因此,低段的教学需要有智慧和艺术,激励的语言能够使学生做得更好。在一次广播体操练习中,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处于疲劳状态,动作明显无力,而其中的一个学生做操特别突出,动作非常优美,通过表扬这个同学,其他学生也开始注意力集中了,动作也慢慢有力、美观。在这次表扬后,我发现激励的言语可以让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在学生疲劳时,我们可以分组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看似简单的语言“看看哪个同学做得最好?你们真棒!我们再来一次,看这次能不能超过上一次?……”积极鼓励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不少的催化作用。
尽管广播体操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难点,但我相信,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只要每一位体育老师勇于尝试,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再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作者:屈建辉
新广播体操教学论文 篇3:
小学一年级新生广播体操教学三策略
广播体操教学是小学一年级新生体育课的重难点,如何让刚离开幼儿园的新生尽快融入到学校的课间操锻炼中来,并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学会广播体操?笔者通过长期在低年级学段教学,针对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积累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为例,分享小学一年级新生广播操教学的三策略,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拟物教学
剛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学习时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持久保持专注,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喜欢拟物游戏的课堂教学方式。笔者参考《希望风帆》对5个基础动作进行拟物化教学。在课堂中教师提问:“立正姿势像什么呀?”教师在提问的同时做立正动作的示范,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成剪刀形,两腿挺直,抬头挺胸。通过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立正姿势就像“木头人”。通过同样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双手平举姿势像稻草人(图1);立正双手上举姿势像大树,高高举起的手臂仿佛树枝伸向天空;下蹲姿势就像矮小的小树;双臂胸前环绕就像大风车。通过这样的拟物方法,学生能更快地对动作有所认知,以更大的兴趣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动作。
在正式的广播体操教学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看看我像谁”游戏。教师请一名学生喊拟物名称,然后集体模仿做动作。如,学生喊“大树”,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双手上举的动作。在游戏的过程中,既活跃了气氛又巩固了基础动作。在进行广播体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要注意运用拟物化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如,第六节“腹背运动”,做双手上举动作时,教师问:“大树在哪里?”,做屈肘动作时,教师说:“风吹大树左摆、右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采用适合一年级新生的语言和方法,在寓教于乐中教学,学生才能够乐于学习,提高效率。
二、字母教学
一年级学生对动作概念容易混淆,经常有动作做不到位和不规范的情况。如,手臂上举角度不对,跨步大小不分,手臂伸直时容易弯曲等。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运用“I”“Y”“K”“O”“X”几个字母来训练正确的体型,帮学生树立常规动作的概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I”代表直线型,学生站立,身体成笔直的一条线,该动作在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操中有所体现;“Y”代表立正双臂上举,动作在预备节和第一节、第三节、第六节、第七节操中有所体现;倒“Y”代表分腿站立,动作在预备节和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操中有所体现;“X”代表分腿站立双手上举(图2),动作在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操中有所体现;“K”代表一臂平举一臂侧举,动作在预备节和第三节操中有所体现;“O”代表下蹲动作,在第六节操中有所体现。这些字母形象生动,学生易懂易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游戏,教师出示标有字母的纸牌,学生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逐渐建立正确的动作姿势。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结合字母及时进行提示和纠错。如,学生做动作后回不到正确的立正姿势,出现低头、分腿、屈背等常见错误,教师则举起标有“I”的纸牌提示:“I”直线型。教师还可以利用字母教学进行拓展游戏,让学生多人一组,合作用身体摆出字母的形状,立、躺、抱等动作都可以。通过游戏不仅使学生爱上字母游戏教学,还可以发展团结协作精神。
三、舞步教学
一年级是发展动作方向感、协调性的最好阶段,但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希望风帆》的下肢动作易混淆,协调配合是关键。整套操可以整理出的脚步动作包含跨步、并步、提踵、弓步、脚尖前点地、脚跟前点地、后踢腿跳等,这些动作在多节操中都频繁出现。脚步动作需要节奏感,缺少了节奏就会手忙脚乱、动作僵硬。利用音乐进行简单的小舞步练习可以让重复枯燥的动作练习变得有趣,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练习中,学生双手叉腰,跟着音乐节拍练习跨步、并步、提踵、弓步、脚尖前点地、脚跟前点地、后踢腿跳7种动作,每个动作各进行4个八拍的重复练习(图3)。在有节奏感的音乐中,动作练习变得像跳舞一般,有效帮助学生记住动作名称,牢固掌握正确的动作。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排斥动作重复练习,其实学生只是不乐于枯燥的重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有趣的重复动作练习乐此不疲。有了扎实的动作基础,学生在学习成套广播体操时更加轻松自如。
作者:戴佐承 王义平